目前分類:EMBA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約翰伍登(John Wooden)
    約翰伍登擔任過四十年的高中和大學教練,他的球隊曾贏得了超過80%的比賽。他在UCLA的籃球熊隊於1948至1975年當中,獲得十次NCAA全國總冠軍,其中,有七次蟬連冠軍寶座,還有連贏八十八場比賽的紀錄。伍登以球員和教練兩種身分被列入籃球名人錄中。他是「成功金字塔」的原創者,目前定居南加州,並且以九十多歲的高齡繼續在全美各地演講。
    • 有「史上最偉大的籃球教練」之稱的伍登教練,在執教於加州大學籃球隊的十二年間,率球隊奪得十次全美大學生籃球聯賽冠軍,贏得極大的成功。
    • 他對成功的定義打破世俗觀點,永遠不要停止向他人學習,
    • 只要透過自己全力以赴達到能力所及的最好結果而產生的自我滿意就是成功
  • 投注與關切你能控制的部分(影響你能影響的部分)不受外來無法控制的事情所影響
  •  
  • 我在印第安納州馬丁斯維爾中學上二年級時,一位老師讓我們寫一篇論文,給成功下個定義。許多同學都認為財富、名望、權力和地位就是成功,還有人認為成功就是獲得冠軍,而我並不認同這些解釋,並且開始認真思索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許多年以後,我從普渡大學畢業,成為南岸中央中學的一名教師。那時,我再次認真思考“成功”這個詞的含義。從一些學生家長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問題。他們總希望自己能力平平的孩子拿到A或者B——他們認為,比A和B低的分數就意味著失敗。如果別人的孩子得了C,他們會覺得那已經不錯了,但他們卻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得到這個分數。(當然,幾年之後,當我有了子女、孫子和重孫時,我完全理解了這種情感。) 

    然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並不同意這些家長的理論,也無法接受他們衡量成功和失敗的尺度。如果一個能力平平的學生盡了最大的努力,而家長卻因為他(她)不是班里最好的學生而認為他(她)是一個失敗者,這顯然是不公平的。而我作為一名教師,如果給他(她)打出不該得的分數也是不對的。面對這種兩難處境,我繼續尋求成功的定義。為了給我的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我盡量讓他們知道,這些原理能使他們受用一生。 

    我知道什麼不是成功。舉薦、晉升、分數、獎品、獎章和金錢在我看來都不是準確衡量成功的標準。這些東西也許會使一個人獲得地位,但地位也不見得就意味著成功。 

    那麼,我該怎樣定義成功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孩提時代當我們還住在農場時,父親告訴我們兄弟幾個的兩條重要原則。 

    1.不要試圖超過別人。 

    2.做最好的自己。 

    父親是這樣解釋的︰我們不應該關注自己是否做得比別人好,因為這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表現。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排名。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而為。雖然父親一直教導我們要向別人學習,他也提醒我們不要依賴別人來判定自己的價值和成功。他希望我們凡事盡力,做最好的自己,至于結果如何,那並不重要。 

    有一首詩讓我對盡力而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上帝的腳凳下, 

    一個可憐的人跪在地上低頭懺悔。 

    他哭著說︰我失敗了。

    主卻說︰你已經盡力了,這就是成功。

    我不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但它傳遞出來的信息卻幫助我認清了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且對我的生活產生了長遠的影響。 

    1934年,在父親和這首詩的影響下,我寫下了成功的定義,這個定義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功就是直接來源于自我滿足的內心平安,這種滿足是因為你相信,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做到最好。按照這個定義,每個人都是唯一能判斷自己是否成功的人。你是唯一知道自己是否成功的人。 

    我一直想讓我的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所處的環境也各不相同,但能否做到最好都取決于自己。上帝創造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有不同的天賦,周圍的環境也各有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都應學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嘗試著改變自身的環境。如果我們不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並且不理會別人對成功的看法,就會有內心的平安。如果我們能凡事盡力,就可以認為自己是成功的。 

    我在醞釀“成功金字塔”的原理時,對別人的成功理論也進行了研究。我看到一種定義,用階梯來描述追求成功的過程。這個階梯讓我想到了金字塔。在詳細闡述我對成功的定義時,我決定采用個人品質的構建基石。當我們從廣泛的基礎往上建造直到頂點時,就會構建一個金字塔。這樣,成功金字塔的想法就誕生了。 

    經過好多年的時間,我才敲定了如今這個金字塔模型。除了底座上的兩塊構建基石(勤奮和熱情)和頂點的必備素質(信仰和耐心)從未改變過,我曾多次調整某些構建基石的內容和位置。我對這本書呈現出來的金字塔十分滿意。 

    今天,無論在體育比賽還是在生活的大多數方面,許多人都認為應該不惜任何代價取得成功。我們的媒體和流行文化也支持這種觀點。然而,正如你們看到的,我教授給學生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觀念。我認為,不惜代價追求成功是永無止境的,如果我們這樣去做,就不會有內心的平安。 

    我在這里給大家提供的是獲得內心平安的要訣。這種平安直接來源于一種自我的滿足,因為你相信︰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做得最好。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BA雜誌編輯部/文
在這個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你看著那些不只臉上堆著笑容,而是打從內心享受人生的人,不免要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是因為「快樂的人有一套」。這些快樂的人有以下六個共同特徵,值得我們效法:

在這個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你看著那些不只臉上堆著笑容,而是打從內心享受人生的人,不免要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公司雜誌(Inc.)專欄作者達姆(Kevin Daum)認為,這是因為「快樂的人有一套」。這些快樂的人有以下六個共同特徵,值得我們效法:

1.他們對「快樂」有很清楚的定義。快樂到底是什麼?它的定義是很主觀的。有些人認為它是功成名就;有些人則認為是兒孫成群。真正快樂的人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並且致力於追求這個目標。要向這些人看齊,不妨留意平日有哪些事讓你覺得開心,又有哪些讓你不愉快,然後盡量專注於前者。

2.他們能從小事裡發現大快樂。真正快樂的人能夠享受人生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件,讓這些小小的好事逐漸累積成正面情緒的高塔。一場愉快的談話、一個成功的任務,都可以讓他的心亮起來。你何不也仔細觀察周遭的小細節,享受這美好的世界?

3.他們相信自己的價值。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不開心,正是因為緊張過度。因此,如果能培養自信,往往能擺脫焦慮。

要在重要場合中建立自信,有三種做法:寫下你的專業知識、事先排練你的角色,以及建立三重可信度。把你腦中的知識寫下,可以讓你更有條理;事先排練,則讓你能跟這些知識更為熟稔,上場時也更能掌控;三重可信度則是指,找三個知名或專業人士為你的論點背書,這會讓你感到自己的發言更有權威。

4.他們持續追求自我成長。快樂的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變成一潭死水。一旦他們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就會積極追求新的機會與挑戰。因此,找些能發展你的潛能的活動吧!無論是新的書籍、課程,或加入新的社團都好。

5.他們溫和地影響他人。快樂的人會主動想辦法改善別人的情緒,只是他們不會咄咄逼人,而是以柔性的方式協助對方。施比受更有福,若要成為快樂的人,就開始學習如何無私奉獻吧!

6.他們隨時心懷感激。生命中有許多值得感激的事,無論是曾幫助過你的貴人,還是意外遭遇的良機。快樂的人不只是將這些謹記於心,也毫不掩飾地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向內,快樂的人能夠看清自己的目標與價值;對外,他們不只對周遭的人、事、物心存感恩,更能將正面的能量,感染給別人。從今天開始,練習做個快樂的人。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24期(2013年8月出版)http://www.emba.com.tw/ShowArticleCon.asp?artid=9278

如發現不宜引用或轉載本文,版主有權通知撤除,感謝您的配合!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不善溝通」,是很多人亟欲改善、提升的能力要項之一。然而,自認拙於溝通者在自我檢視的過程中,容易反射性的推論,問題出在自己口才不佳,缺乏自信,容易緊張,個性內向,從而,便自我要求「要增加自信」、「練習多說話」、「走進人群」,甚至去上課演練溝通技巧;種種「解法」,雖多少有所裨益,卻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有些主管碰到這類同仁時,竟也僅反射性的指導:「你要多溝通」,令人啼笑皆非。

  回過頭來,每一個人都是別人溝通的對象,相信大家也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一類人看似長於溝通,但聽起來卻只覺得其邏輯跳躍,說話天馬行空切不入重點,甚至語無倫次而不自知。更有一類人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卻讓人感覺從頭到尾在「自說自話」,甚至有強辭奪理的感覺。結果同樣是「有溝沒有通」。

  事實上,深入拆解「溝通」這個能力要項,可以發現,不善溝通的根源有二。

  其一,是對欲傳達的「事」,缺乏系統性、結構性的了解與掌握。因而,當欲傳達給別人時,說起來零零落落,邏輯不清,甚至自相矛盾。對方接收時非常吃力,自然溝通就不良

  其二,把話說清楚只是溝通的基礎,要讓人「聽進去」,進而「認同」、「接受」,「人」的因素更為關鍵。大家都知道要與孩童對話,一定要考量其年齡與心智程度,並用其可理解的用語表達,才能與之溝通;更何況不論是主管對部屬、部門對部門或者是跟客戶溝通,其立場經常互異,甚至是對立。若未能認知到「人」的不同,只一味想把「事」說清楚,結果不僅自己氣餒不已,對方也必然以「你根本不了解」或「根本不可行」來回應,完全達不到溝通的目的。

  因此,提升溝通能力的第一個要訣,在於對於欲表達的「事」,自我檢視是否的確有系統性、結構性的了解與掌握;若否,則預先思索、結構之。深一層思考,若在工作甚至生活中,即已養成良好的「系統習慣」與「結構習慣」,那麼即便口才並不突出,卻也能因論述有條有理邏輯分明,而讓對方輕鬆理解。

  掌握好「事」的要訣後,則應思考「人」的因素。如何從對方的背景、環境、思惟模式與所處立場,模擬對方對這件事可能的態度與反應,以及自己該如何述說對方才聽的入耳,進而逐步、順勢導引到能認同你的想法。事實上,多數事物的推動與執行,必然都牽涉到與不同人的溝通與協調,若能建立「多了解別人、站在對方角度想」的習慣,事事想到「人」的因素,無形中建立「了解人的習慣」,行事不也就能自然而然施展出此一要訣。

  由此可知,提升溝通力的根源並非在於口才或演說技巧,而在於能力根源的「系統習慣」與「結構習慣」(事的了解),以及「對人深入了解的習慣」(人的了解)。同仁應更加注重在平日不斷的練習,養成「系統習慣」、「結構習慣」,以及「對人的了解」,就能夠改善溝通的能力。
(Y60306)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如發現不宜引用或轉載本文,版主有權通知撤除,感謝您的配合!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到了畢業季節,數以十萬計年輕、充滿朝氣的畢業生正要踏出校園,站上職業生涯的起跑點,準備開創自己的事業。無疑地,年輕正是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因為年輕,所以有體力、有衝勁、滿身活力,無論資質、學歷、出身背景如何,似乎只要自己還年輕,時間就永遠站在自己這一邊,對未來也就滿懷憧憬與希望。

  但是,年輕的另一面,卻是缺乏經驗。涉世未深、處事不夠圓融、工作歷練不足、個性上還留著許多稜稜角角猶待琢磨,這些特質同樣存在年輕人的身上,可謂年輕的一體兩面。長者對於一般年輕人常有這樣的觀感:「年輕人最大的資產是年輕,最大的負債也是年輕」,用這句話來形容年輕人,可說非常地貼切。

  在我剛踏出社會工作的時候,也同樣聽過這句話。當時我很直覺地想到,既然年輕是年輕人最大的資產,同時也是最大的負債,那麼,我該如何用資產來償還負債呢?我並未想出什麼令人拍案叫絕的答案來,但當時得到的結論卻一直到現在我都認為是正確的,那就是我應該趁著自己年輕的時候,花同樣的時間卻累積比別人更多的工作經驗,經驗要累積得快,除了比別人更努力工作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方法。

  上帝對每一個人最公平之處,在於無論富貴貧賤、資質高低,每個人一天都同樣擁有廿四小時,不會多一分鐘,也不會少一秒鐘。但同樣的一天廿四小時,每個人活得卻都不一樣,有人努力認真,也有人虛耗度日,經驗累積成長的腳步也因此大不相同。

  假設有兩個同時步出社會的年輕人,學歷、資質都差不多,但是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在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中,就一般情況而言,真正「有效」的工作時間平均約六小時左右。如果其中一個人工作較不用心,則很可能一天的有效工作時間只有四小時;但另一個人卻特別努力,絕大部分的心思都投注在工作上,經常主動加班,即使是下班時間,腦子裡還在不斷思考工作上的事情,產生新的創意、思索問題的解決方案等,因此同樣一天下來,可能可以累積相當於十二個小時的工作經驗。長期如此,則兩人同時工作十年之後,前者可能只累積相當於六、七年的工作經驗,但後者卻已經擁有相當於廿年的工作經驗,是前者的三倍之多。兩個原本條件相當的年輕人,十年後的能力、經驗以及相對應而來的工作成就,卻大相逕庭。

  這個簡單的數學運算,其實正足以用來解釋,為何絕大部分的年輕人在剛出社會時,彼此的條件其實差不多(因為都一樣年輕,也一樣沒經驗),但是經過十年、廿年之後,彼此的能力與成就卻會形成極大的落差。

  因為年輕而缺乏經驗,其實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能自我認知到這一點。又由於經驗的累積需要時間,而時間流動的速度卻又無法加快,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將經驗的問題丟給時間去解決,認為隨著時間流動,經驗自然跟著增加。但如果一個年輕人懂得善用自己年輕的本錢,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工作上,便能突破時間的限制,更快速地累積經驗,在同儕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的機會也大為增加。

  相對地,許多年輕人因為擁有年輕而意興風發,這樣的朝氣蓬勃固然不是壞事,但是許多人卻因此認為來日方長而可以恣意揮霍,每天悠哉度日,不知不覺地已經在同儕之中逐漸落後,等到察覺出來而有心追趕時,卻已經落後一大截了。一個人之所以會落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下場,大多肇因於此!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聯強國際保留本文所有著作相關權利如發現不宜引用或轉載本文,版主有權通知撤除,感謝您的配合!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世界變動的腳步極其迅速,商機四起,你看到在這永無止盡的變化過程中,有人掌握了轉動的時機而迅速致富,催使另一群人萌生急迫致富的念頭。然而從個人職涯或經營事業的角度來看,最終追求的應該是永續發展,因此,如何成為最後的贏家,避免輸在最後一點,而不致到了中、晚年以後,徒嘆事業或財富成就不保,陷入「白頭宮女話當年」的窘境,對於看似機會蓬勃的新時代工作者來說,相形重要。

 

所有的機會都是給有實力的人,也只有實力堅強的人,才有機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因此建立實力、培養實力,就成為所有事情的核心,也是任何人都應該要積極修習的課程。我經常用等公車來比喻實力和機會的關係。你一定要走到公車站,車子來了,才搭得上去。我們遇到的情況,大都是到了公車站,必得等候片刻,車子才會來;另一種幸運的情況是,到了公車站,車子隨即過來,這樣的機運相對微小;還有一種狀況是,離公車站只差67公尺,車子來了,你當下跑步追上公車;而如果你和公車差距20公尺,那班公車你是搭不上的。

 

這樣的比喻,是提醒每個人都必須認清「培養實力、等待機會」是最基本的贏家法則。機會是所有人的公車,不會為了獨獨等你一個人而停下來。大部分的人都是蓄積好實力,伺機而動;少數幸運兒則是實力一到,機會就來;或者實力本來未到,但是加把勁,及時揪上機會;如果實力相距甚遠,通常是沒有機會搭上列車的。

 

如果企圖及早搭上公車,那麼在前往車站的途中,就必須自始至終全速前進,而不是眼見公車沒到,就逕自踱方步,因為車子比人快,當你發現公車駛來,想要追趕,已經慢了一步。因此,不能因為還沒看見機會,就磨蹭度日,應該要全速努力,才會搭上最早的機會列車,比別人早一步成功;也不要奢望沒有實力,還可以取巧地莽撞上車,因為沒有實力,機會就是別人的賽局,即使勉強上車,到底還是會半路出局,而且遍體鱗傷。

 

堅強的實力都是來自於紮實的基礎建設,這裏面包括受良好的教育、在專業化的環境裏,從最基礎的工作歷練開始努力建構。不過全世界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永久打包票,更何況還有其他許多的變數在左右結果。可以確定的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因此,如果實力豐沛、蓄勢待發,機會卻遲遲未到,也不要輕易失去耐性。愈專業化的東西、愈有價值的能力,學成的困難度愈高,必須投入的時間也愈長。當你需要比別人高一等的實力,就必須比別人更有耐心去歷練。有的人耐心只能持續3個月,他就只有3個月能歷練成的能力;有的人可以耐心熬上5年,就有5年才能歷練成的能力。當你準備就緒,對事物擁有通透的了解,才不會在未來的判斷上產生盲點,如此距離最後的贏家那一站,又靠近了一大步。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如發現 貴網站不宜引用或轉載本文,版主有權通知撤除

以上,感謝您的配合!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 (本文為杜書伍出席2013年交通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內容)

 

 各位同學!各位小姐、先生:

 

  不能免俗的,還是先恭喜在座畢業同學順利畢業!畢業後,在座大部分人將進入職場或繼續唸書,但都可視為「生涯的重大里程碑」。爾後,即將面對的就是「自作自受的生涯」,也就是你所有的決策判斷的結果,不管是好?是壞?你都得自己承受。

 

  在座的同學雖然以相近的成績進了交大,今天也將同時起跑,開展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式的「生涯長跑」。根據過往的經驗,長跑的結果將會是「南轅北轍」甚至「天差地遠」,套用一句流行用語來形容:「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雖然每個人的職涯歷程將會「南轅北轍」,但人人都要經過相同的年齡歲月,而且年齡數字對於生涯抉擇,像是「魔咒」一般,當下會帶給同齡者相似的心理、生理的影響,而不自覺的做了重大決策,指引到迥異的生涯方向。往往年齡數字到來、時光流逝,恍然驚覺年齡帶來的意涵時,失去的再也喚不回……

 

  人生中「千金難買早知道」!此時此刻提醒大家了解「年齡數字的魔咒」,對大家應該有幫助!

 

  像今天大家畢業20來歲,這是年齡的第一個魔咒。有些人想「還年輕慢慢來」,有些人要尋找「人生的無限可能」,有些人則是「要玩趁年輕」……;但也有人選定方向、開始埋頭苦幹!一晃過了25!心想:還是20幾,不急著做決定。漸漸到了28,有人開始感知30快到了,而趕快定下心,專注在職涯的道路上;但有的人還沈迷在2字頭,繼續自我洗腦:「人生有無限可能」。

 

  30到了!這數字對所有人都是震撼,没有人再敢說「時間還早!」時間開始在心理產生急迫感與壓力,這是年齡的第二個魔咒。對30之前就已經選定職涯全力投入者來說,職涯已經略具基礎、甚而已是組織的幹部,正要快步向前邁進;有人在此時則是被迫死心,開始注重職涯的選定,但是已然落後。當然還是有人依然陷入迷惘,仍在摸索、嘗試,尋找那「人生的無限可能」。

 

  過了35,看著40就不遠了。有準備的人,職涯已累積了10年的基礎,逐漸獨當一面,正朝中階主管邁進,前景滿懷無限的希望。起步較晚者,有些會因為自知落後,而加緊腳步急起直追;但有些反而陷入惶恐急迫,甚至會病急亂投醫,結果欲速而更不達。但還是有人硬撐著,堅持尋找「人生有無限可能」。

 

  到了40這個「不惑之年」,卻有一籮筐的人感到「疑惑」。40是個重要的數字,因為剛好是職涯的一半、生涯的中途;球賽都打完上半埸了,賽局結果如何?幾乎每個人在此時此刻,都會回頭思考與自我檢視。

 

  有的人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有志難伸」;有的人對工作感到乏味無趣,驚覺「我不願意這樣子過一生!」……一堆的不安、疑惑、不滿、沮喪瀰漫心頭,因此也是激發「中年危機」效應的危險期。因此,40歲這個年齡魔咒,造成相當比例人的職涯大逆轉,也發生很多家庭的所謂「家道中落」

 

  在40這個關鍵數字,微笑、帶著高昂的士氣向前邁進的有之,中年危機而冒險轉換跑道者有之,仍陷於自我催眠、夢想「人生有無限可能」者有之。但是大家都不可避免開始面對生理特徵的轉變──「老花眼」。

 

  年齡走到4550,時間好像越走越快,也是人生際遇的掙扎、翻滾與定調的關鍵時期。面對「半百」的逼近,有些人早已蓄勢待發,努力躋身高階主管的層級;有些人則是漸漸有「知天命」的「認命」;有些人甚至已暴露在「結構性失業」的危險中。

 

  年屆「半百」的這個年齡魔咒,「人生有無限可能」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各種的内在原因、表面說法,高喊要去尋找、開創「人生的第二春」。

 

  50過了!有人順利接班主導企業經營,滿懷壯志迎接開展無限的未來;有的人則認為工作也將近30年,總算看到6字頭的「職涯終點線」,「退休」的字眼逐漸浮上心頭,漸漸形成「待退心態」,不思積極學習改變,只求不犯錯而能「安全下莊」。但是環境的變化實在太大、太快,用既有過時的能耐想要撐到退休是很困難的,因而反倒會不預期的、被提早請出職埸

 

  最後,終於盼到60的職涯終點線,你卻赫然發現,這超長的職涯馬拉松賽跑的終點線,卻是會往後移動!這都得怪醫學太進步、壽命太長,退休年金無法支應,法定退休年齡只好往後移。這時你才會真正了解、體悟到,甚麼是真正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以上的描述,一則是我走過四十年的經驗與觀察,一則是經營管理中看到現階段各年齡層的心理生態,提供給各位參考。簡言之,職涯的上半場決定下半場,第一局影響第二局,第二局影響第三局、第四局。雖然可能敗部復活、反敗為勝,但是基於機率,最好還是儘早做足準備,不要走到那種情境;期望大家一路走去,能產生「早知道」的效應。

 

  未來的世界,没有人可以預知它的變化,但變化一定是比過去要來得快、來得大,「M化」效應必然會更加明顯!來得快去的也快會是常態,一不小心就會從高峰瞬間跌到谷底。所以,儘早開始累積扎實的實力,才是應變之道。

 

  最後,時間也差不多了!大家起跑吧!

 

  一路平安,再見!

 

 

◎聯強國際保留本文所有著作相關權利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