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世界變動的腳步極其迅速,商機四起,你看到在這永無止盡的變化過程中,有人掌握了轉動的時機而迅速致富,催使另一群人萌生急迫致富的念頭。然而從個人職涯或經營事業的角度來看,最終追求的應該是永續發展,因此,如何成為最後的贏家,避免輸在最後一點,而不致到了中、晚年以後,徒嘆事業或財富成就不保,陷入「白頭宮女話當年」的窘境,對於看似機會蓬勃的新時代工作者來說,相形重要。

 

所有的機會都是給有實力的人,也只有實力堅強的人,才有機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因此建立實力、培養實力,就成為所有事情的核心,也是任何人都應該要積極修習的課程。我經常用等公車來比喻實力和機會的關係。你一定要走到公車站,車子來了,才搭得上去。我們遇到的情況,大都是到了公車站,必得等候片刻,車子才會來;另一種幸運的情況是,到了公車站,車子隨即過來,這樣的機運相對微小;還有一種狀況是,離公車站只差67公尺,車子來了,你當下跑步追上公車;而如果你和公車差距20公尺,那班公車你是搭不上的。

 

這樣的比喻,是提醒每個人都必須認清「培養實力、等待機會」是最基本的贏家法則。機會是所有人的公車,不會為了獨獨等你一個人而停下來。大部分的人都是蓄積好實力,伺機而動;少數幸運兒則是實力一到,機會就來;或者實力本來未到,但是加把勁,及時揪上機會;如果實力相距甚遠,通常是沒有機會搭上列車的。

 

如果企圖及早搭上公車,那麼在前往車站的途中,就必須自始至終全速前進,而不是眼見公車沒到,就逕自踱方步,因為車子比人快,當你發現公車駛來,想要追趕,已經慢了一步。因此,不能因為還沒看見機會,就磨蹭度日,應該要全速努力,才會搭上最早的機會列車,比別人早一步成功;也不要奢望沒有實力,還可以取巧地莽撞上車,因為沒有實力,機會就是別人的賽局,即使勉強上車,到底還是會半路出局,而且遍體鱗傷。

 

堅強的實力都是來自於紮實的基礎建設,這裏面包括受良好的教育、在專業化的環境裏,從最基礎的工作歷練開始努力建構。不過全世界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永久打包票,更何況還有其他許多的變數在左右結果。可以確定的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因此,如果實力豐沛、蓄勢待發,機會卻遲遲未到,也不要輕易失去耐性。愈專業化的東西、愈有價值的能力,學成的困難度愈高,必須投入的時間也愈長。當你需要比別人高一等的實力,就必須比別人更有耐心去歷練。有的人耐心只能持續3個月,他就只有3個月能歷練成的能力;有的人可以耐心熬上5年,就有5年才能歷練成的能力。當你準備就緒,對事物擁有通透的了解,才不會在未來的判斷上產生盲點,如此距離最後的贏家那一站,又靠近了一大步。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如發現 貴網站不宜引用或轉載本文,版主有權通知撤除

以上,感謝您的配合!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緩讀或不緩讀的理由

  • 緩讀的期待高師大邱上真教授的研究

一年後會小孩生理狀況會較健康、
社會性會較成熟、
較有讀寫算的預備技能、
有較好的適應及吸收知識的能力,
可使義務教育發揮最大功效,
緩讀有助改善就學所造成的生理或心理挫折。

  • 不緩讀的理由: 高師大邱上真教授的研究

並非所有孩子都受益於延緩入學。
如果考慮到小學基礎教育並沒有太高的智力要求,
晚一年反而浪費生命、同儕學習所帶來的驚人教育效果、
特教老師的IEP精緻教學,
反而有助孩子的學習機會,
適齡入學無疑是最省時省力,
事半功倍的選擇。

申請緩讀應思考項目

 

暫緩入學與否,需視個案的狀況審慎評估,所要考量的
是孩子的最大利益而非家長的期望或方便,以下幾點可供家
長思考:

一、家長能確實有效持續執行一年的教育替代計畫。

二、暫緩入學期間是否已覓得適當之安置場所,且該場所能

協助執行教育替代計畫。

三、經過一年的積極早療及醫療復健的努力,孩子確實可以

從隔離到融合,或達到向上安置的效果。

四、多一年的時間繼續留在較多保護的環境(如幼兒園、發

展中心)下學習,對第二年的入學真的有幫助嗎?

五、孩子的生理限制在這一年的改變,是否真的有助於其進

入下一教育階段學校的學習?

六、暫緩入學的期間,龐大的學前教育費用,家庭經濟是否

能負荷?

 

緩讀工作家長可做甚麼?

 

◎思考、評估孩子是否適合緩讀
◎規劃孩子緩讀計畫
◎準備緩讀資料
◎申請報名(學區學校註冊組)
◎配合緩讀,提升孩子能力的措施

緩讀時間最長一年

確認緩讀後,未來入學仍須重新鑑定

 

臺北市國民小學適齡身心障礙國民申請暫緩入學審查及作業原則

97 年12 月10 日北市教特字第09740325000號函

99 年12 月16 日北市教特字第09941683400 號函修正
100 年12 月23 日北市教特字第10048970500 號函修正
一、 依據:強迫入學條例第十三條規定。
二、 申請對象:當學年度身心障礙之適齡國民(以下簡稱國民)。
三、申請暫緩入學作業程序
(一)申請時間
1.第一階段:每年一月五日至十五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
2.第二階段:每年五月一日至五月二十日,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
(二)申請地點:國民戶籍所屬學區學校(註冊組)。
(三)申請資料
1.必備資料
(1)臺北市103 學年度申請身心障礙學生入學國民小學鑑定及安置(暫
緩入學)報名表(一式2 份)。
(2)全戶戶口名簿正本(驗畢發還)及影本乙份、申請參加臺北市身心
障礙學生鑑定及安置實際居住說明書。
(3)身心障礙證明 (手冊)正本(驗畢發還)及影本乙份(未領有身心
障礙證明或手冊者免提供)。
(4)一年內醫院早療評估報告書或六個月內區域級以上醫院診斷證明。
(5)暫緩入學期間之教育計畫(含自覓安置場所)或醫療計畫。
2.佐證資料
學前各項能力評估資料:(由學生就讀之幼兒園、機構提供下列資料)
(1)學前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個案轉銜服務資料表。
(2)六個月內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或文蘭適應量表。(請學前教師完成
後,交予家長)
(3)學前階段身心障礙學生102 學年度個別化教育計畫。
(4)六個月內教學(巡迴)輔導及評估摘要資料。
(5)輔具需求評估資料。
(6)早期療育服務資料。
3.其他
(1)聽障生請附六個月內醫院評估聽力圖或聽資中心聽能評估報告。

(2)視障生請附六個月內醫院視力診斷證明或視資中心視功能評估等文
件。
(3)領有自閉症相關診斷之學生請檢附(學前兒童用)自閉症兒童行為檢
核表或高功能自閉症/亞斯柏格症兒童行為檢核表。
(4)身心障礙學生入學鑑定欲就讀共同學區、大學區學校說明書。
(四)審查作業
1.第一階段:學校受理申請後,請於一月十八日前彙集申請者各項資料送
臺北市(以下簡稱本市)雙園國小西區特教資源中心辦理後續審查作
業。審查會議應於三月十五日前召開,並由教育局(以下簡稱本局)於
三月三十日前函知學校。
2.第二階段:學校受理申請後,應於五月二十五日前彙集申請者各項資料
送本市雙園國小西區特教資源中心辦理後續審查作業。審查會議應於六
月二十日前召開,並由本局於六月三十日前函知學校。
(五)審查原則:申請者需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經本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以下簡稱鑑輔會)鑑定之身心
障礙適齡國民。
2.暫緩入學期間家長已安排適性教育計畫,並自行覓妥適當安置場所(不
含公立學校幼兒園)。
3.經評估入學後可減少特教服務需求。
4.依國民身心發展、特殊需求及暫緩入學期間之療育計畫,經鑑輔會綜合
研判確有必要暫緩入學者。
四、核定暫緩入學之期間最長以一年為限,學校應副知區公所(強迫入學委
員會),經核准暫緩入學之國民應於下一學年度辦理入學;學校(註冊
組)並應列冊追蹤,主動通知家長辦理入學報到之時間。
五、鑑輔會完成當年度三歲至未滿六足歲身心障礙幼童之安置後,如普幼班
尚有餘額,提供第一階段核定暫緩入學國民選擇就讀普幼班,如有競額
情形,以抽籤決定。
六、第二階段核定暫緩入學者,如欲就讀公立學校幼稚園(部),應向各園提
出申請。

 

  • 資料出處: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在2~3歲異位性皮膚炎發病後,我努力尋找各種適合照顧異位性皮膚炎的方法,只要有人分享有效的方法我都會嘗試,就是堅持不給小孩使用類固醇,希望尋求自然療法或是中醫治療改善體質,家裡的婆婆與媽媽質疑我不帶孩子去看皮膚科用藥的支持,雖然過程很艱辛,但也算是撐過來了!

 

310個月到王群光自然診所驗過敏原,報告很驚人,會過敏的食物非常多,如牛奶蛋白蛋黃海鮮小麥水梨花椰菜,甚至連白米都是輕中度過敏

天阿~孩子到底有什麼食物可以吃

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就嚴格控制小孩的飲食,幼稚園上學也都是由我們準備便當與點心

 

最嚴重的時候臉部傷口反覆流湯結痂又抓出新傷口

那段時間臉部傷口只擦

睡覺時用紗布與透氣膠帶封起來

每天晚上都需要起來好幾次重新處理傷口與紗布

那段日子真的很苦,一天都睡不到幾個小時

臉部傷口  臉部左右兩側皆有大面積傷口

臉部康復    現在臉部已康復且沒有留下疤痕

在王群光醫師的建議下有喝山竹果汁與腸黏膜修補劑約半年,但我覺得效果沒有很明顯就漸漸停用了

 

改吃康x益生菌半年左右,改善效果也不突出

 

後來又看到順勢中醫可能對孩子有幫助,有去診療,醫生也判斷小孩是屬嚴重異位性皮膚炎但費用實在太高只去一個月就停下來,但也因此知道可用捲軸將傷口包起來

 

接下來就專心用中藥來調理至今

 

小孩皮膚乾癢也擦過很多仿間推薦的乳液,都不合適

為了找到適合小孩擦的乳液也去上了芳香療法學了如何製作油膏

意外的讓家母多了一個臉部天然無添加的保養品

小孩也使用了好一段時間但病情與搔癢也是反反覆覆讓我很心疼

直到找到sfons系列產品,算是穩定的控制下來,尤其異位性皮膚會反覆抓出傷口,很擔心傷口感染,使用約兩年了,當作小孩皮膚的保養

 

目前照顧小孩的家居生活注意事項

1. 溫度、季節:熱、溫度變化大或出汗都會加重癢感,因此在夏天儘量避免日曬或劇烈運動,且應待在有冷氣空調的室內。到了秋冬之際溫度下降會造成皮膚乾燥,加重皮膚乾癢的感覺,補充沒有防腐劑的乳液或是有機的乳油木果修復霜

2. 沐浴、清潔:溫水洗澡不一定要用清潔劑,偶爾使用手工皂,洗完澡後會針對脖子腋下等處會擦些漢方爽身粉保持乾淨

3. 環境: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不使用塵蹣或灰塵過多的物品,如羽毛、棉花枕頭,尼絨、羊毛或寵物的毛、或地毯製品都應儘量避免接觸。使用塵蹣包把床包起來,防蹣枕頭,夏天睡覺鋪竹蓆,冬天蓋不會有塵蹣的被子卓x的奈米遠紅外線毯被

4. 衣物:儘量穿著柔軟、舒適、不緊密的衣服,布料上則應避免毛料而多選擇棉質布料,現在衣物多以吸濕排汗為主,讓汗液能迅速排除不悶熱

5. 感染: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針對紅癢處如關節後方會擦sfons x霜,若抓出傷口會使用滅菌紗布與生理食鹽水清潔擦乾後擦Source Naturals xx銀膏,避免傷口的感染。目前僅剩左小腿傷口仍時好時壞,晚上睡覺會用捲軸(日本製異位性皮膚炎專用有抗菌防臭功效)包起來,若太癢會稍微冰敷減輕癢的感覺! 冰敷作法為用醬料包冷凍後放在拉鏈袋用網狀包紮在已套有卷軸的上方約5分鐘取下

照片第一張是2013.6.19拍攝    第二張冰敷材料 第三張卷軸包住傷口 第四張冰敷材料用網狀包紮固定到傷口上方

 2013.6.19腿部傷口  冰敷材料 腳包捲軸   冰敷傷口  2013.9.15傷口狀況    

照片第五張是2013.9.15最新腿部傷口狀況

6. 飲食:嚴格控制不吃中度以上過敏的食物,口服紫蘇仔油或是亞麻仁仔油

7.情緒的控制:盡量不要讓孩子情緒太差生氣哭鬧,皮膚會癢得更厲害

 

抗異尚未成功,目前仍以改善小孩體質為方向,也陸續添加營養品,期待腿部傷口能快快康復!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腦鳴令人苦惱!外界沒有聲音,但腦或耳朵聽到聲音,稱為腦鳴或耳鳴,是自我的感覺。許多人初期只是單側耳鳴,接著右耳或左耳,不久兩耳都可聽到。但如不知道是哪一邊,感覺在整個頭部聽到聲音,則稱為腦鳴,腦鳴與耳鳴病理相同,腦鳴就是耳鳴。

  為何腦中會出現外在不存在的聲音嗡嗡作響呢?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說明,聲音經外部的外耳、耳膜、聽小骨再到內部蝸牛體、聽神經及腦部的聽覺中樞,其中任何部位故障就會聽到鳴聲。外部病變均可經檢查而治癒,在內部有末梢的神經、蝸牛體、聽神經或中樞的腦部神經,到底是那裡病變,無法分辨或檢查,治療不易,只好與之為友而共存。

  腦鳴就是耳鳴,是因聽覺系統病變所引起,有些已知是因服藥引起,或病毒感染、音響傷害或頭部外傷等引發,大部分找不到原因,是經解剖病理研究得知,是血管病變引起神經病變之故。李宏信表示,年紀大的人,血管中膽固醇等沉澱而阻塞不通,有的則是生活壓力、睡眠不足、用腦過度、過勞或焦慮,促使自律神經興奮而使血管過度收縮不通暢,造成神經細胞缺血壞死而萎縮及退化。此外,除了鳴聲變大而難受外,病患聽力會減退,造成重聽甚至耳聾殘障,因此必須以藥物來控制治療。

  腦鳴及耳鳴初期,常因小聲而被疏忽,但漸變大聲而持續不停,若變更大聲且尖銳,令人難以承受甚至有抓狂之慮,實令外人難以體會。病情嚴重者,更有聽力減退及重聽,此時治療不易,但也必須積極服藥治療,剛發作不久者,僅須休息則可自然痊癒。基本上,藥物治療有三類,一是使用清血的藥劑,打通內耳血路,二是給予神經活化營養劑,使受損的內耳神經再生恢復功能,三是阻止血管過度收縮,避免內耳缺血而營養失調。初期發病者,約須服藥二、三個月才可痊癒,久年及較嚴重頑固者也須一年半載,只要耐心服藥,病情均可改善,及早治療及耐心服藥,成效指日可待,不可輕言放棄而錯失治療先機。

  關於保健之道,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若能調適生活、改善飲食習慣,則可預防發病且也可減輕病情及惡化。其他抗自由基、抗老化,譬如維他命C及E、硒及鋅等稀有元素及大量的B群,也被證實對病情有治療效果。而腦鳴的治療原,則是血管擴張、血流通暢、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神經營養及神經細胞復活增生等藥物,這些藥物可使神經細胞增生,對腦中風、痴呆症、腦鳴、耳鳴、眩暈及重聽都會改善,甚至痊癒。

引用自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6&id=12530

如發現不宜引用或轉載本文,版主有權通知撤除,感謝您的配合!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鈣的主要作用

1.維持骨骼,牙齒和肌肉之健康

2.支持心血管健康

3幫助維持健康的免疫功能及整體的健康

4.幫助維持正常的膽固醇水平

5.支持良好的神經傳導作用

6.促進賀爾蒙及酵素生成的正常調節作用

 

缺乏鈣和鎂易引發的慢性疾病

失眠、焦慮、經前症候群、關節炎、骨刺、高血壓、心悸、骨質疏鬆、癌症、膽固醇過高、腎結石、抽筋、氣喘、頭痛、疲倦、痠痛、免疫力降低 等。

 

 

台灣民眾的鈣攝取普遍不足
台灣民眾的鈣攝取普遍不足,加上蛋白質的攝取又普遍超量,這對鈣的吸收真是雪上加霜,若是想要補鈣,該吃些什麼食物呢?市售鈣片一天要吃多少?除此之外,生活上需要怎麼做,才能完全吸收鈣?

台灣一半的人都缺鈣
長期缺鈣之下,將會造成身體機能下降,以致衍生多種疾病,因此,美國才有營養學家提出「缺鈣是人體各種病源的主因」的論調。

據調查,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每9人就有1人罹患骨鬆症,65歲以上女性更是每4人就有1人罹患,且一般民眾對鈣質的攝取不足,長期缺鈣之後,除了骨鬆症上身,還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而女性35歲後骨量開始流失,停經後速度更快,不得不特別注意。

鈣是人體必需礦物質中的一種,從幼童到成人、再到老年人,都需要鈣質來觸發體內系統運行,包括免疫、神經、循環、消化、內分泌等,鈣質肩負著重要的生理機能,是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鈣的攝取量應為1,000mg,但是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19~64歲,平均男女鈣的攝取量分別為611mg與563mg,僅達到每天鈣質建議量的50~70。長期缺鈣之下,將會造成身體機能下降,以致衍生多種疾病,因此,美國才有營養學家提出「缺鈣是人體各種病源的主因」的論調。

鈣質的兩大作用
1.以骨鹽的形式成為身體支架: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占骨骼重量達40以上。
2.以離子的形式參與生理功能與代謝作用:血漿中的鈣約48為離子形式,若血鈣濃度下降,導致神經組織太過興奮,就會導致手足抽搐。而骨鈣則可幫助協調血鈣濃度,當血鈣濃度太低時,骨鈣立即補充,保持平衡狀態,維持生理機能。當血鈣濃度到達一定數值後,多餘的鈣就會儲存在骨骼當中,或從尿液中排出,因此,骨鈣又被稱為「人體鈣的儲存庫」。

與身體各處息息相關
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人體所含的鈣約占體重的1.5~2,約有99以上的鈣,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其餘散布在體液與組織器官中。當血鈣濃度過低時,副甲狀腺素會調節骨鈣補充,這個過程稱為「骨質分解」,當血鈣增加時,骨鈣相對的就會減少,一旦血鈣與骨鈣濃度沒有維持恆定狀態,就會造成疾病。因此,適量補充鈣質,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不論是心臟跳動、骨骼形成、肌肉收縮、神經運動等,都需要有鈣質的介入,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鈣質沉積在骨骼上的速度(學名:鈣化速度)與骨鈣游離到血液中形成血鈣的速度(學名:游離速度)也會有所差異。像是嬰幼兒、青春期的鈣化速度,會比游離速度來得快,因此可以儲存骨本但成人的鈣化及游離速度差不多而老年人則是鈣化速度會比游離速度慢,骨質流失快。

長期破壞血鈣平衡,就可能造成高血壓、動脈硬化、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神經退化疾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劉怡里建議,應依照衛生署提供的鈣質建議量,針對自己的年齡補充足量的鈣質,避免鈣化速度不及游離速度,提早流失鈣質。

各年齡層的鈣需求
不同年齡層需要鈣質的功用不同,因此,缺鈣時衍生的疾病也不盡相同:
嬰幼兒及兒童嬰幼兒時期,骨骼中的鈣質每年會完全汰舊換新一次,充足的鈣質補充,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

1.此階段需要大量的鈣質以發展骨骼成長,因此,一旦缺乏鈣質,就容易罹患佝僂症,骨骼會變軟、變形,致使骨骼無法支撐身體重量,身材會比同年齡的人來得更加瘦小、生長遲緩。
2.鈣質與神經調節功能有關,如嬰兒鈣質吸收不足,容易在夜間出現盜汗、夜間驚叫啼哭的症狀。
3.兒童正是長牙階段,缺鈣將會導致牙床內質無法達到足夠的堅硬程度,而且也會造成生牙時參差不齊或上下牙咬合不正,在咀嚼食物時牙齒因不夠堅硬,無法抵抗咀嚼時的磨損,容易發生牙齒鬆動、崩塌、甚至脫落。
4.鈣質控制飲食中蘊含營養素進入細胞膜的能力,胃中的消化液含有大量的鈣質協調吸收營養素,如果缺鈣,可能會有食慾不振、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形發生。

◎青春期
骨本是要長期累積的,人的一生當中所需的骨本,約有40是在青春期獲取,因此在這個階段,鈣質不只做為系統運行的媒介,同時還要儲存以因應未來使用。
1.青春期的孩子常會在睡夢中發生肌肉痙孿的現象,即俗稱的「抽筋」,大多數的家長會解釋為「正在長高」,其實這有可能是缺鈣所造成。
2.正在生長的階段,鈣質補充當然跟「長高」有關!與嬰幼兒時期相同,缺乏鈣質會造成生長遲緩,如果希望孩子與「林書豪」一樣高大,鈣質不可少。
3.學習階段頭腦運用頻繁,但缺乏鈣質時將容易有疲倦感、煩躁、精神不易集中,阻礙學習能力。
4.缺鈣時會引起神經肌肉的興奮感,使得眼外肌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再加上青少年使用電腦、看書頻率高,使得近視機率增加。同時,美國研究也證實,血鈣不足時,眼球壁的彈性也會受到影響,眼軸長度過長的情形下,就會造成近視。

成年人
臨床醫學證實,鈣質與許多慢性病相關,成年人保健正是預防慢性病發生的最佳時期。
1.體內鈣質不足時,將對肌膚結構造成不小的影響,輕微者可能會使肌膚失去光澤與彈性,引起過敏現象,嚴重者還會產生乾癬、搔癢、皮膚脫屑的病變,鈣制劑常見於治療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疾病。
2.美國一項長達13年的研究證實,缺鈣會造成高血壓。研究中發現,每天攝取1,300 mg鈣質的人,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比每天只補充900mg鈣質的人少了12之多。
3.研究顯示,由於鈣質可以調節神經傳導,對於有經痛的婦女,適量補充鈣質,有助減緩經期症候群。
4.當神經緊張、肌肉緊繃、情緒亢奮時會造成失眠症狀,鈣質幫助情緒平復、神經鬆弛,是助眠的好幫手
5.美國一項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鈣吸收量高的婦女比低攝取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21,顯示補充鈣質與預防糖尿病可能有正相關性。
6.根據發表在《英國營養學期刊》上的研究,補充鈣質有助於減重。

孕婦
胎兒的營養都是由母體供應,懷孕期間足月胎兒所需的鈣質,超過8成以上是在最後3個月獲得,且8個月後胎兒的牙齒與骨骼快速發育,需要更大量的鈣質,因此,懷孕婦女如果沒有吸收更充足的鈣,將影響母體與胎兒健康甚鉅。

1.鈣可以維持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當媽媽缺鈣時,新生兒會出現水腫現象。
2.缺鈣影響免疫系統的健康,新生兒較容易有體弱多病的現象。
3.對於孕婦來說,由於懷孕時鈣質流失多,產後可能會發生牙齒鬆動、掉落情況。
4.懷孕中期若缺鈣,多有抽筋、腰痠背痛、水腫等症狀。

老年人
身體老化影響老年人代謝能力,胃腸吸收能力也會相對減弱,因此,鈣質吸收大不如前,再加上老年人腿部肌肉退化,容易跌倒,導致骨折等時有所聞,更顯得鈣質在此階段的重要。
首當其衝就是骨質疏鬆,俚語的「老倒縮(台語)」就是因為骨質流失,導致骨骼嚴重鬆散,身高縮水、駝背,儼然成為老化代表作。

根據調查,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每9人就有1人罹患骨鬆症,65歲以上女性更是每4人就有1人罹患,成為老人常見疾病,更是奪走寶貴生命的危險因子。

從飲食著手,補鈣很簡單
劉怡里表示,缺乏鈣質對人體健康將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其實鈣質補充並不難,只是需要有足夠的維生素D配合,才能吸收最完整的鈣質。骨骼健康也需要具備多種營養素,包含蛋白質、維生素V、D、K、鉀、鎂、鋅、銅、錳等。因此多做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多運動,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並幫助鈣質吸收,是不論任何年齡的人,都應該盡量做到。此外,從飲食方面著手,更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台灣民眾對鈣的攝取普遍不足,這在社會經濟如此發達的台灣社會真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期待民眾更重視鈣攝取,減少因為缺鈣而帶來的疾病,保有一個健康的人生。
(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50期)
 

多一點鈣和鎂!解除疲勞、改善失眠

 

現代人處於高壓環境下,易造成情緒調適上的障礙,其中失眠是常出現的症狀之一

全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失眠的困擾,且失眠影響的範圍涵蓋了精神、情緒、記憶力及身體健康等各層面

礦物質中,『鈣和鎂』都具有安定神經且解除疲勞的作用,同時都具有改善失眠的效果。

(1)鈣:其主要功能是強化神經系統的傳導感應,具有穩定情緒、緩和緊張焦慮以及改善失眠的作用。

在食物中,牛奶與乳酸品、小魚干、蝦米、綠葉蔬菜及奇異果等都富含鈣質。一般成年人,建議每天攝取一千毫克左右的鈣質。

(2)鎂:提供許多人體內生化代謝作用的鎂,因為具有調節神經細胞與肌肉收縮的功能,所以同時也能消除疲勞,鎮定精神。

在食物中,核果類(例如杏仁、南瓜子、葵瓜子與花生)、深綠色蔬菜以及香蕉裡都富含豐富的鎂。

(3)維生素B能穩定心神,特別是維生素B3B6可以平穩情緒幫助入眠。

一般成年人,每日應攝取三百五十毫克左右的鎂。(*部分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另外,要提醒大家,若要透過這些助眠食材改善睡眠,要注意食用的「時間點」及「份量」,不要在太接近就寢時間進食太多,避免讓身體在入睡後仍得運作來消化這些食物,導致睡眠變淺,或是避免需要半夜起床如廁,造成中斷睡眠。依上述睡前飲食原則,筆者在臨床上常就食材的方便性,給予以下建議:

入睡前一個半小時,可以飲200毫升以內的非刺激性流質食物(如牛奶,含鈣),睡前也可以吃一點水果(如富含色胺酸中型香蕉,或含鈣的奇異果)。

雖然多吃一些『助眠食材的食物』,可能可以改善失眠,不過,睡眠專家都還是建議,如果有長期失眠的話,最好要透過專業的睡眠醫學給予檢查及治療,以免延誤就醫。

以上作者為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發燒千萬不要急著服用退燒藥,用對方法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本身照顧孩子幾次發燒的經驗是綁腿退燒法加上中藥退燒粉,可以順利

且溫和讓孩子的溫度降下來

 

作者宋文舉主任

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
一、因為其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較不成熟,所以對體溫的控制力較弱。
二、本身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較差,防禦陣線薄弱,因此很容易在事先一點徵兆都沒有的情況下,就直接病毒素侵犯到體溫中樞而高燒起來了。

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內各種功能及活動的進行,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大約是攝氏36.5度至37.5度,所以平均而論,正常的體溫認為是37度左右。
有些非疾病的因素會引起發燒:
一、環境溫度過高:體溫無法外散,所以就升高了,這就是所謂的中暑。
二、劇烈運動時及其後:會有暫時性的體溫升高。
三、腦部受傷或長瘤:破壞了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所以體溫的升降會有很大的變化。
四、某些特殊藥物的作用:如阿妥平(atropin)及麻醉劑。
因疾病而引起發燒者,則緣於各種病毒或細菌侵犯人體時,會放出一些毒素,而這些毒素就會改變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它將攝氏37度誤認為應該是39度或更高才正常,就好比冷氣機的設定被誤調了,因此產生發燒現象。
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疾病很多,如:感冒、扁桃腺發炎、氣管炎、肺炎、腸胃炎、腦炎……等,所以當有以上疾病時,都會伴隨著發燒。此外,癌症或腫瘤也會釋放出某種毒素,而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其設定,因此也會有莫名其妙的發燒狀況出現。

發燒對人體的影響:
發燒並不是只有壞處,事實上,它是利幣兼具,從好處來說,發燒可以:
一、做為一個警號,素示身體有問題了,需要注意或求醫治療。
二、可殺死病毒及細菌:許多疾病的病媒菌只有在正常溫度(37)時才能生存,所以當體溫升高時,可抑制這些有害病毒及細菌的生長,這也是人體防衛的轉機之一。所以古時有所謂的熱療法,就是讓病人浸在熱水或熱沙中,使體溫升高用以治病,其原理在於此。
三、發燒時身體會不適,此時因疲倦所以需要調養休息不致讓身體過度疲勞,以全力對抗內在的菌。
發燒的壞處則包括:
一、體溫突然的升高,會使幼兒調適不當而容易誘發抽筋。
二、發燒使兒體不適、全身痠痛、精神欠佳,不能從事正常活動。
三、發燒促使體內代謝活動增加,體力消耗很大,加上胃口不好,容易急速消瘦。

高燒會不會燒寶寶的腦袋?
大腦細胞的基本成份是蛋白質,而蛋白質通常要在攝氏42度以上才會逐漸地被破壞。一般的發燒很少會超過此一溫度,所以不用擔心會燒壞了大腦。
既然發燒不會傷到大腦,那麼為什麼一些原本正常的小孩,在某次的高燒後,就顯得非常不靈光或幾近白癡狀態呢?的確,偶然會有這類的個案發生,但並不是由高燒造成,而是原本就因腦炎、腦膜炎或高燒引起的抽筋過久導致大腦缺氧......等,所造成的大腦傷害,與高燒本身是兩回事。
氣管炎或肺炎也會發燒,但不會影響到大腦,由此可知,發燒與燒壞腦筋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體溫要高到多少,才應吃退燒藥? 
退燒藥的目的在於使高溫減低,而不是完全不燒,另外藥吃多了對身體也有不良作用,所以由此可知只有在必要時才能服用退燒藥,以免濫用造成危險。 
一般而言都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隔四至六小時。當然如果寶寶燒的並不高,譬如每天只燒兩三次,而且只達到38℃左右,也可以給他服用退燒藥,因為不會有過量的顧忌,但是其退燒的效果就不十分顯著了。

發燒時體溫為什麼會忽高忽低?
即使是正常的體溫,也不會衡定的一成不變,它是呈波型的高低狀,通常在清晨體溫最低,而下午體溫最高,但都維持在攝氏36℃至38℃之間。發燒時,體溫一樣是高低起伏的,這是典型的發燒,體溫調節中樞在此時被設定在39℃左右,高的時候可達40℃以上;過一會兒就降到38℃左右,然後沒多久,又會再升上去。所以幼兒生病發燒時,父母勿因短暫的燒退而心喜,因為一會兒之後,仍有可能再回升成高溫。

什麼時候才會自然退燒?
一般而論,發燒都要持續約三至五天左右,當然也有短期燒個一兩天的,或長的會燒到六七天,甚至兩個星期之久的,這要看病菌的種類及個人的免疫抵抗力而定。病好了以後,體溫調節中樞的設定就又會恢復成原來的攝氏37℃左右了。

為什麼吃了退燒藥之後,過沒多久又燒起來了?
退燒劑是是短暫地把燒降低一點,並不是『止』燒藥。它可以使身體感覺舒適些,是屬於症狀治療,而非真正的治根藥物。
退燒藥最主要的作用在於:
(1)
使體表面的血管擴張,血液中的熱可由體表散到空氣中
(2)
使汗液增加,流汗亦可幫助退燒 
(3)
使體溫調節中樞所設定的溫度暫時地降低
(4)
使體內發炎的反應減緩一點,釋放出的毒素也減少一點。經由以上這些作用後,體溫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暫時消退。但是在退燒的藥效消失後,身體又會發燒,這是因為疾病的因素還存在著的緣故。

為什麼吃了退燒藥,但燒一點都沒有退?
當這種現象發生的時候,可能是下面兩個原因:
一、藥效不足:沒有吃足夠或藥的品質有問題。
所以只要確定退燒藥沒有品質上的問題,還是應該必要時服用。
退燒藥千萬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以加強退燒的效果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用沒有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

市面上各種不同型式的退燒藥劑,有何差異?
以用法來分,有下列幾種:
一、口服劑:因退燒藥的本質成份都是帶苦味的,所以再加工製做成各種不同適於口服的型式:如,糖漿劑是專給幼兒服用的;口嚼劑適合五歲以下的幼童;片劑則專給已能良好吞嚥的孩童服用。口服的吸收效果不錯,一般在服用半小時後,即開始有退燒的作用產生。口服退燒劑在嚴重嘔吐的病童則不適用,因為會將藥吐出來。
二、栓劑::由肛門給藥,熟睡的幼兒使用此劑最方便,可以不用吵醒他起來吞藥。但對腹瀉的幼兒則不適用,因為栓劑會刺激肛門而使藥劑隨著水便排出。栓劑的平均吸收效果沒有一定,因此劑量不易控制。
三、針劑:可迅速達到退燒效果,但一般並不主張如此快速的退燒,因為對幼兒的身體不見得好,且打針易使寶寶哭叫,又易傳染肝炎........,所以應儘量避免。
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併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如果要併用的話,請先請教您的醫生。

其他的退燒方法:
父母時常碰到的問題是:藥己經按時吃了,但寶寶的燒還是很高,這個時候你可以採取下列幾種方法:
一、全身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注意:千萬勿用冷水或酒精來拭浴,以免在短時間內快降溫,對寶寶不好。且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寶寶的反應會劇烈,可能會抽搐。同理亦不宜於幼兒使用冰枕,因為幼兒不易轉動身體而易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冷,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二、洗熱水澡:理論與前項相同。
三、多喝水:以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的失水。

幼兒發燒可否吹冷氣或電扇以求降溫? 
勿直接對著身體吹。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發燒與疾病本身有何關連?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師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是看到疾病的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等。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的只為退燒而己。所以在某些情況下,醫生會讓症狀(如發燒)持續地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這個症狀,而應遵從醫囑正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 http://homepage.vghtpe.gov.tw/~peds/ped/fever.htm

 

 ----------------------------------------------------------------------------------------------------------

以下文章內容,摘自許姿妙醫師-病是教養出來的第一集、第二集愛與礙

 

小兒發燒,是為了換掉得自父母的不良遺傳細胞

所謂舊身體,是從母體帶出來的皮囊。孩子用來更換新舊細胞的方法,就是「發燒」。

大人無知的為孩子退燒,可能造成終生遺憾的後遺症。

 

發燒對人體的溫度系統而言,是一個危急的轉捩點,各式各樣的原因都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實驗證實,病毒和細菌在人體的體溫降到攝氏32°~35°的時侯,可以發揮最強大的傷害力。

相反的,當人體溫度高達39°~40°的時侯,身體可以效殺滅細菌病毒,並且避免它們再度繁殖危害人體。

發燒是人體對抗病原響的天發武器,而在活化人體內在防禦系統的過程中,許多重要的反應都必須藉著發燒加以啟動。

 

然而,就在孩會的體溫升高,準備要啟動防禦系統對抗外來病原體的時侯,無知的大人卻選擇使用退燒藥,硬是把孩子的體溫拉下來,撤除孩子體內的天從防禦力量。

如果大人能夠認識發燒對孩子的意義,明白它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就不會做出這般「野蠻」的處理了。

 

當體溫燒到39°~40°之間,細菌和病毒是很難在人體內存活的。

如果用退燒藥把體溫降下來,體內的細菌或病毒會立刻得到休養生息的空檔,加倍繁殖。

等到退燒藥的藥效一過,孩子的體溫必煩燒得更高,否則無法將狀大的侵略者驅逐出去。

這就是為什麼吃退燒藥的孩子,總是退一陣,燒一陣,退一陣又燒一陣,總要反覆三、四天之後才會平靜下來。

反而是不吃退燒藥的孩子,通當燒一天之後就自行退燒了。當然,這一天並不好過,小病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學校請假在家生病,躺在床上呻吟。

父母細心觀察,會發現孩子如果不吃退燒藥,每次病好了之後,身體會急需要補充能量,

於是變得胃口奇佳,才一、二個星期就像竹筍孺的然抽高,人也變聰明。

 

小兒發高燒的正確處理

發燒最怕燒懷腦袋,只要不讓熱集中在頭部,就可以避免燒壞腦的風險。

孩子要發燒之後,會先畏寒(第一階段)。當孩子感到畏寒的時侯,大人要趕緊用熱水袋敷在他們的肚子,熱度就不會很頭上衝,而會往四肢均散去。體溫漸漸升高(第二階段),爬到39~40度,我們只要用冷水(不能用冰水)拍打孩子的手心及腳心,孩子的體溫就不會繼續升高了。 

 -----------------------------------------------------------------------------------------------------------------------------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陳永綺說,寶寶發燒時應分兩階段性處理,第一階段為「發冷期」發燒初期通常會出現「畏寒」、手腳冰冷現象,她指出不少家長會採取洗溫水澡、睡冰枕及退燒貼片等物理性降溫法的錯誤做法,此時期應該以保暖為首要之急。



陳永綺解釋,人為恆溫動物,平時大腦調溫中樞設定為37.7度,當細菌或是病毒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會加以對抗引

起發炎,便以「發燒」為表現,在體溫往上調節的過程中會因為產熱而發冷,此時若馬上以物理性方式降溫,等於違反生理機轉,反而會使發燒時間愈延長。

第二階段為「發熱期」,此時會出現手腳發熱、心跳及呼吸也會加快,此階段才適合採取物理性方式幫助寶寶降溫,可在服用退燒藥後,經過30分鐘後再進行物理性降溫。

----------------------------------------------------------------------------------------------------------------------------

[中國時報] 2003/06/09
《專業觀點》簡易自然發燒不「藥」緊

許多民族都有自然簡易的自療方法;具有中西醫師雙資格的中醫師陳勇利指出,
中醫的精神與歐洲療法頗有神似之處,包括藥療法和多種物理性的自然療法,毛巾裹腿退燒法也是其一。
他指出,「裹腿退燒法」是一種相當實用的物理治療,但使用「綁腿退燒法」必
須注意幾個重點:

˙毛巾要微濕,水分才能充分接觸到皮膚。
˙不可綁的太緊、以免造成下肢循環不佳,也不可綁的鬆垮垮的、以免水分接觸不良。
˙水溫要與體溫類似,以免「驚動」小朋友。
˙定期更換毛巾、以求熱交換效率高。
˙如果小兒熱度過高、過快,則可以將毛巾兩條、直放在背部脊椎兩側,以求效率增加。

「裹腿退燒法」的關鍵是利用每一分子水蒸發需要539大卡的巨大熱量,將體溫帶走,達到退燒的效果,經醫師診治及指導下,不失為簡易的退燒方法。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 (本文為杜書伍出席2013年交通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內容)

 

 各位同學!各位小姐、先生:

 

  不能免俗的,還是先恭喜在座畢業同學順利畢業!畢業後,在座大部分人將進入職場或繼續唸書,但都可視為「生涯的重大里程碑」。爾後,即將面對的就是「自作自受的生涯」,也就是你所有的決策判斷的結果,不管是好?是壞?你都得自己承受。

 

  在座的同學雖然以相近的成績進了交大,今天也將同時起跑,開展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式的「生涯長跑」。根據過往的經驗,長跑的結果將會是「南轅北轍」甚至「天差地遠」,套用一句流行用語來形容:「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雖然每個人的職涯歷程將會「南轅北轍」,但人人都要經過相同的年齡歲月,而且年齡數字對於生涯抉擇,像是「魔咒」一般,當下會帶給同齡者相似的心理、生理的影響,而不自覺的做了重大決策,指引到迥異的生涯方向。往往年齡數字到來、時光流逝,恍然驚覺年齡帶來的意涵時,失去的再也喚不回……

 

  人生中「千金難買早知道」!此時此刻提醒大家了解「年齡數字的魔咒」,對大家應該有幫助!

 

  像今天大家畢業20來歲,這是年齡的第一個魔咒。有些人想「還年輕慢慢來」,有些人要尋找「人生的無限可能」,有些人則是「要玩趁年輕」……;但也有人選定方向、開始埋頭苦幹!一晃過了25!心想:還是20幾,不急著做決定。漸漸到了28,有人開始感知30快到了,而趕快定下心,專注在職涯的道路上;但有的人還沈迷在2字頭,繼續自我洗腦:「人生有無限可能」。

 

  30到了!這數字對所有人都是震撼,没有人再敢說「時間還早!」時間開始在心理產生急迫感與壓力,這是年齡的第二個魔咒。對30之前就已經選定職涯全力投入者來說,職涯已經略具基礎、甚而已是組織的幹部,正要快步向前邁進;有人在此時則是被迫死心,開始注重職涯的選定,但是已然落後。當然還是有人依然陷入迷惘,仍在摸索、嘗試,尋找那「人生的無限可能」。

 

  過了35,看著40就不遠了。有準備的人,職涯已累積了10年的基礎,逐漸獨當一面,正朝中階主管邁進,前景滿懷無限的希望。起步較晚者,有些會因為自知落後,而加緊腳步急起直追;但有些反而陷入惶恐急迫,甚至會病急亂投醫,結果欲速而更不達。但還是有人硬撐著,堅持尋找「人生有無限可能」。

 

  到了40這個「不惑之年」,卻有一籮筐的人感到「疑惑」。40是個重要的數字,因為剛好是職涯的一半、生涯的中途;球賽都打完上半埸了,賽局結果如何?幾乎每個人在此時此刻,都會回頭思考與自我檢視。

 

  有的人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有志難伸」;有的人對工作感到乏味無趣,驚覺「我不願意這樣子過一生!」……一堆的不安、疑惑、不滿、沮喪瀰漫心頭,因此也是激發「中年危機」效應的危險期。因此,40歲這個年齡魔咒,造成相當比例人的職涯大逆轉,也發生很多家庭的所謂「家道中落」

 

  在40這個關鍵數字,微笑、帶著高昂的士氣向前邁進的有之,中年危機而冒險轉換跑道者有之,仍陷於自我催眠、夢想「人生有無限可能」者有之。但是大家都不可避免開始面對生理特徵的轉變──「老花眼」。

 

  年齡走到4550,時間好像越走越快,也是人生際遇的掙扎、翻滾與定調的關鍵時期。面對「半百」的逼近,有些人早已蓄勢待發,努力躋身高階主管的層級;有些人則是漸漸有「知天命」的「認命」;有些人甚至已暴露在「結構性失業」的危險中。

 

  年屆「半百」的這個年齡魔咒,「人生有無限可能」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各種的内在原因、表面說法,高喊要去尋找、開創「人生的第二春」。

 

  50過了!有人順利接班主導企業經營,滿懷壯志迎接開展無限的未來;有的人則認為工作也將近30年,總算看到6字頭的「職涯終點線」,「退休」的字眼逐漸浮上心頭,漸漸形成「待退心態」,不思積極學習改變,只求不犯錯而能「安全下莊」。但是環境的變化實在太大、太快,用既有過時的能耐想要撐到退休是很困難的,因而反倒會不預期的、被提早請出職埸

 

  最後,終於盼到60的職涯終點線,你卻赫然發現,這超長的職涯馬拉松賽跑的終點線,卻是會往後移動!這都得怪醫學太進步、壽命太長,退休年金無法支應,法定退休年齡只好往後移。這時你才會真正了解、體悟到,甚麼是真正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以上的描述,一則是我走過四十年的經驗與觀察,一則是經營管理中看到現階段各年齡層的心理生態,提供給各位參考。簡言之,職涯的上半場決定下半場,第一局影響第二局,第二局影響第三局、第四局。雖然可能敗部復活、反敗為勝,但是基於機率,最好還是儘早做足準備,不要走到那種情境;期望大家一路走去,能產生「早知道」的效應。

 

  未來的世界,没有人可以預知它的變化,但變化一定是比過去要來得快、來得大,「M化」效應必然會更加明顯!來得快去的也快會是常態,一不小心就會從高峰瞬間跌到谷底。所以,儘早開始累積扎實的實力,才是應變之道。

 

  最後,時間也差不多了!大家起跑吧!

 

  一路平安,再見!

 

 

◎聯強國際保留本文所有著作相關權利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消息!很可惜~因為參加人數未達20人,下學期已不會再開課了!

有興趣的家長也許就直接到每週一晚上到文山社大觀摩老師上課方式

不曉得若上課的家長變多是否還有機會繼續開課~這堂課對孩子幫助很大卻無法繼續開課!

 

意外發現文山社大有開親子課程,孩子參加過一學期真的有進步

很推薦給家裡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小動作不協調孩子的家長

投資報酬率很高哦!

 上課情形小寶球類課程  小寶球類課程  

有興趣的朋友請洽文山社大http://www.wenshan.org.tw/wscc/modules/news/

上課地點:台北市景美(景美國中)

已於102年9月9日開始上課

加退選週:102 年 9 月 2 日(週一)至 9 月 13 日(週五)止。

開課

132029 / 每週一晚上共2學分(2小時18週) / 景美

授課教師:

林于仕 /拉第石心理諮商所兒童工作的指導老師,對象涵蓋專注力不足、情緒管理、人際互動與學業成就性不高的孩童。

理念目標:

減緩分心與衝動的頻率,提升專注力;脫離笨手笨腳,享受身體功能;不再莫名發脾氣,願意用語言表達;寫字變快變漂亮,增進學業成就,不再害怕上學。

教學方式:

由老師示範動作,再由家長協助孩童練習;會依孩童的能力設計程度不同的活動項目訓練;週二至週六由家長在家裡依課程教導複習活動項目。

費用:

學分費2000+場地雜費200

選課要求:

孩童年紀3-10歲之間,可以理解指令;一位家長搭配一位孩童。

自備課程需要的球具:籃球(標準7號籃球)、軟式棒球、乒乓球拍(附帶乒乓球)、跳繩。

推薦書目:

突破孩童學習障礙,鄭信雄,遠流出版社

詳細課程內容請連結到以下網址

http://www.wenshan.org.tw/courses/1022/course_detail/132029.html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語言治療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孩子從2歲半經過全面評估後發現是全面性發展遲緩

各方面的表現都比一般孩子落後很多

聽力檢查後確認聽力沒有問題

孩子是屬口腔低張的語言發展遲緩

每週持續兩堂物理治療兩堂職能治療一堂語言治療

孩子很幸運在3歲就進入文山特殊學校就讀幼兒部

老師也給予很多的指導與幫助

直到4歲才開口講話

現在6歲已可以正常表達字彙雖然沒有一般孩子口語表達靈活

這樣的進步算是突飛猛進

 

老師建議我們在家幫助孩子的方法

口腔按摩:尤其是會流口水的小孩,用滅菌紗布在口腔內按摩四週牙齦

吹的動作:吹泡泡、吹小紙張、學校美勞吹畫

吸的動作:多用吸管喝水或是吸有果粒的或流質果汁與飲品

舌頭練習:小孩的舌頭非常不靈活,可將海苔或果醬黏在嘴唇上,訓練舌頭伸出來舔,舔棒棒糖或是冰淇淋也很棒哦!

嘴唇運動:讓孩子咬住食物進行食物拉扯或是嘴唇將食物抿進去

咀嚼練習:多吃硬的食物如芭樂

 

以下是參考語言治療師的口腔運動動作技巧,可以選幾項平常在家帶孩子練習

一. 「舌頭」練習動作

(1) 舌頭伸出伸入。

(2) 把舌頭伸出外面再往上翹。

(3) 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

(4) 舌頭在口內左右移動,推抵臉頰內側。

(5) 用舌尖舔上下唇。

(6) 舌頭用力舔餅乾。

(7) 舌頭在牙齒外側轉動,做清潔牙齒狀。

(8) 捲舌做馬蹄聲。

(9) 舌頭捲起由齒槽後掃至軟顎再掃回來。

2. 「嘴唇」練習動作

(1) 噘起嘴唇做吹口哨狀,說/ㄨ/。

(2) 拉開嘴唇,說/咿/。

(3) 不停交換說/咿-嗚-咿-嗚-咿-嗚/。

(4) 露出上下牙後放鬆,重複的做。

(5) 臉頰內縮,噘嘴作聲。

(6) 上下唇內縮後用力發/吧/。

(7) 上下唇含住管狀物品,用手往外拉。

(8) 吸半管的水,以舌、唇抵住使水不下掉。

(9) 中型鈕釦、穿線,置牙齒與嘴唇間,用手往外拉。

3.「顎」練習動作

(1) 儘量張開嘴後噘起嘴,說/啊-嗚-啊-嗚/。

(2) 說/啊-咿-啊-咿/。

(3) 說/啊-嗚-咿,啊-嗚-咿/。

(4) 說/啊-喂,啊-喂/。

(5) 上下牙相碰出聲。

(6) 做大咀嚼狀,或嚼餅乾或口香糖。

4.:「吹氣」練習動作

(1) 做不要說話的信號:噓~,噓~。

(2) 吹火柴、蠟燭、碎紙片、或口哨。

(3) 用吸管吹水。

(4) 慢慢哈氣,越長越好。

(5) 置舌頭於上下齒之間,慢慢吹氣。

(6) 鼓脹臉頰,持續越久越好。

(7) 鼓脹臉頰,然後爆/啪/聲。

(8) 鼓起臉頰做漱口狀。

5. 其他練習動作

(1) 說劈、啪,劈、啪。

(2) 說噗、潑,噗、潑。

(3) 說滴、答、滴、答。

(4) 說踢、他、踢、他。

(5) 說啪、啪、啪。

(6) 說他、他、他。

(7) 說卡、卡、卡。

(8) 說啪-他-卡。

(9) 說啦、啦、啦。

(10)說發、發、發。

(11)說斯、斯、斯。

(12)學小鳥叫,吱、吱、吱。

(13)學小狗叫,汪、汪、汪。

(14)學鴨子叫,呱、呱、呱。

(15)學小貓叫,喵、喵、喵。

(16)學小雞叫,啾、啾、啾。

資料來自 慈濟醫院 復健科 語言治療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開始補鈣才發現鈣的好處

每個月大姨媽來前一週心情都會非常低落

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原來這就是【經前症候群

補鈣後連大姨媽要來都沒有注意到,這個身體變化真好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黃文助說,女性來經前明顯感到易怒或煩躁不安,國內有高達九成女性曾有經前症候群,門診發現4%女性受「經前不悅症」所苦,嚴重的經前不悅症甚至會有自殺念頭。黃文助醫師指出,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可藉由飲食及生活作息調整、補充足夠的鈣、做運動來紓解,但若女性已經出現嚴重的經前不悅症,應及早就醫,以免導致憂鬱症。報導游茗茱 攝影高凱新

黃文助醫師指出,經前不悅症是一種嚴重的經前症候群,特徵是月經前7天到月經來了約2~3天,情緒會出現異常焦慮、易怒、沮喪無助、失眠,症狀與憂鬱症差不多。經前不悅症原因與荷爾蒙的變化有關,女性補充足夠的鈣可調節荷爾蒙的分泌,也可抑制腦神經興奮使情緒穩定,建議女性每天應補充1000毫克的鈣,以預防及緩解經前不悅症,黃文助醫師說,若症狀較嚴重未能改善者,在治療上可服用抗憂鬱劑、口服避孕藥或荷爾蒙錠劑,抗憂鬱劑可減緩疲倦、嗜食,口服避孕藥可藉由荷爾蒙的平衡穩定情緒,服用荷爾蒙錠劑則可使女性荷爾蒙達到平衡紓緩症狀。 


 

看症狀

經前不悅症成因雖然超過150餘種,不過最常見的仍是以「生理」和「心理」兩大變化為主,以下若有共5項以上,且在經前出現,月經來潮2~3天後就消失,就有可能是經前不悅症。 

生理方面:身體不太舒服,以乳房漲痛、腹部脹氣、頭痛、四肢的關節水腫等最為常見

心理方面的症狀則包括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嗜吃甜食、晚上難以入眠。

 


高危險群


面臨重大壓力

經前不悅症也和個人體質及壓力有關,在面臨重大壓力,或人際衝突增加時,容易出現焦慮、煩躁、悲傷,對心理層面影響較大,黃文助醫師提醒,在面臨壓力時不要做重大決定,可找朋友或專家諮詢,或盡量讓自己放鬆,如靜坐、冥想、散步。 

 

月經不規則

月經不規則的女性,因荷爾蒙分泌不正常,所以會提高經前不悅症的機率,黃文助醫師建議,女性朋友應觀察並記錄每月的月經周期,並找出經前不悅症主要的症狀及症狀出現時間。 

 

曾罹身心失衡症

黃文助醫師指出,如果曾罹患躁鬱症、憂鬱症或產後憂鬱症,或有潛在憂鬱症因子,出現經前不悅症的機率就會大增,應特別注意。曾有病史的患者,若已出現明顯地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則應尋求精神科或身心內科醫師的專業治療。 


這樣做

補充鈣質看含量

補鈣可以調節女性荷爾蒙,市面上的鈣片或鈣質補充品有很多種,主要成份有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 Tribasic)、乳酸鈣(Calcium Lactate),包裝上皆有中文標示鈣含量,若從海外帶回來的鈣片,包裝上的英文標示,也應注意主要成分的鈣含量,不論哪一種鈣,黃文助醫師建議女性每日攝取總鈣含量為1000毫克,可預防及緩解經前不適。不過,磷酸鈣含有磷,腎功能不佳的人應避免攝取。 

選鈣片看含量如標示每錠1160毫克,2錠僅含鈣600毫克。英文包裝標示每錠875毫克碳酸鈣裡的鈣含量是350毫克。


 

分次補鈣吸收好

鈣不容易被人體吸收,人體單次吸收鈣元素的上限約為500毫克。女性每日應補充1000毫克,如鈣片的鈣含量1顆約400毫克,所以可以吃到2~3顆,最好分開服用,這樣的吸收效果要比一次吃完的效果好。 


多吃綠色蔬菜

從日常飲食來攝取鈣質也可紓解經前不悅,如牛奶、小魚乾、優酪乳、起司、海藻、芝麻、魚及綠色蔬菜含豐富鈣質食物,如海帶、芥蘭、紫菜,腦神經系統有充足的鈣,還可抑制腦神經興奮,容易保持情緒穩定。 


每周運動3

運動後人體會增加腦啡分泌,腦啡是天然提神物質,類似嗎啡,使肌肉放鬆,減少憂鬱症狀,晚飯後休息30分鐘運動效果為佳,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達到有點喘且流汗。 


不熬夜不抽菸

黃文助醫師說,規律生活也可減輕經前不悅,應避免熬夜,勿喝過多雞精、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提神,也不要抽菸,但如果生活調整及吃鈣片仍無法改善經前不悅,應看醫生使用適當藥物治療。 


醫師說
勿濫吃止痛藥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黃文助
很多女性有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的困擾,不過超過一半以忍耐面對,或自行購買止痛藥來改善,但往往因藥物濫用而導致胃潰瘍,患者應積極就醫,不要再濫吃止痛藥。 

 

文章出處:蘋果副刊 2010年03月30日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00330/32396151/

 

 

 

如發現 貴網站不宜引用或轉載本文,版主有權通知撤除。

 

以上,感謝您的配合!

 

文章標籤

薇薇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